隨筆 -重啟Blog

最近打算重新開始寫Blog。不斷地思考,究竟該寫些什麼方向的文章,構思了許久,卻遲遲未著手。時常覺得自己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在中文上,但後來想想,我人生所累積的中文能力也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相信如果時間好好的利用,並不會妨礙太多英語能力的成長的。

我希望對社會有所貢獻,但也希望自己有所成長,故可能是不少自己的murmur。前幾天看到一個故事,畫畫老師給兩組人比賽畫畫,一組是要大量的畫,取出最好的,不用在乎品質。另一組只需要交一幅最完美的話,結局是大量作畫的那組平均作品高很多。 其實任何領域都是這樣的,先考慮量大,再來考慮質變,故與其擔心那麼多要怎麼寫Blog,不如一邊寫一邊修正吧!一開始爛就爛吧!遲早會進步的!

總是覺得,這世界上成功的人太多了、品質良好的Blog也太多了,似乎缺乏一個「平凡人」寫的文章。我不喜歡被別人用職業定義,但說真的,成年人的生活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工作上。被「職業」標籤好像又並無不可。

網路上許多用矽谷當Title的粉專,很不幸的我剛好也不是矽谷工程師,之後可能改名成:「平凡的軟體工程師」吧?

坦白說光是當一個台灣人就已經比全世界大多數的人幸運了,我們至少(目前)免於戰亂和飢荒。我無法自稱什麼三級貧民、中低收入起家,但或許我能幫上一些,絕大多數跟我差不多的人。

在工作上, 我本身一開始就有在美國的身份,其實我目前也就是一個平凡的軟體工程師而已也並非什麼大神,在專業上沒有技術宅的狂熱,但好像又還算堪用。我常常看一些coding教學影片看不懂,或許可以分享一些,「哪些才是最重要又易懂的」知識。讓大多數的無基礎的人,也能當一個「平凡的軟體工程師」

在感情上,我不高不帥,個性其實也偏害羞內向,離Alpha male這種東西實在很遙遠,但也稱不上完全沒交過女友的魔法師。我希望或許給的意見,能幫助和我一樣差不多的人,一起成長。

在語言學習上,坦白說我挺有心得的。和大多數人不同的是,我從小厭惡英文、討厭美國文化,到最後不斷地尋求最好的方法,來到了美國生存。我也得坦言我並不是一個「英語專家」,一開始我來美國的程度口說能力只在於接觸英語700小時而已,可能比許多上全美幼稚園的幼兒都糟糕。 軟體工程師的面試不考寫作,當年指考英文不到的我,自然單字量也是淒慘無比。我的口音一開始幾乎淒慘無比,但我可以分享我花上百小時正音的心得。

但這幾年來,我追隨了敬佩的語言習得大師Terry,開始學習了日語和西語、印尼文等等。希望能結合他的精髓以及自己的心得和大家分享。

讀書心得方面,以前閱讀中文書時,總是喜歡閱讀些人史哲的深度書籍,但來到美國後其實我目前的程度還在國小三年級的童書。故之後的閱讀心得,可能會從童書到人類大歷史之類的書籍都有。不過由於物理人求真的個性。我還挺愛批判的,故可能一本自我成長的暢銷書會被我批評到完全沒有價值就是了。

--

--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