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最高學以致用學習法
其實這類的學習方法的書籍,常常穿插著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一定適用所有人身上以及不一定有科學佐證。但是其實如同本書提到,一本書、一場兩小時的演講中如果能得到三個收穫,那就值回票價了。
這本書得到三個重要收穫是:
一、輸出很重要。
二、先注重完成30分的成品而不是100分。
三、用成長心態去看事情,譬如帶走三個收穫
這本書提到輸出的重要性我挺認同的,畢竟所有吸收到的知識得實際使用到才能內化成自己的,同時也可以串連其他以前的知識。但我質疑的地方有,是否一定要輸出比例為7而輸入比例為3,我自己覺得沒有根據。我覺得可以改成在一個「要output一個作品」,我勢必得花很多時間在思考、吸收其他知識、書寫上,此時的「輸出」就是不知不覺的。
書裡頭提到完成 30分的作品而不是100分完美的作品為導向的心態我覺得很棒。像是我五年前就想要寫 blog 錄製podcast,但因為追求完美主義,拖了五年還沒做。不如先把一個普普通通,看起來還可以的30成品放上去,之後再從製作的過程中去思考如何變得更好,而不是一開始就追求完美主義打退堂鼓。
像我目前的規劃:
一、想錄製一個Youtube video ,但要後製什麼的太麻煩了導致拖了好久。不如先弄個Podcast吧!Podcast又太麻煩了!?不如先寫草稿寫文章吧,至少都比什麼都不做好。
二、我一直想架設個人網站,wordpress 猶豫了超久,但不如先把文章放在現成的medium吧!
三、Podcast可能就先至少「先嘗試錄音」,先做再說,然後上傳。
四、內容不完美也沒關係,從錯誤中學習。
其中帶走三個收穫的心態,我覺得很不錯。其實任何書籍、概念本來就沒有百分之百的正確。像是這本書我也有很多不認同的地方。譬如我認為看完一本書,如果什麼都不記得,也可能代表這本書真的很沒營養價值,本來就沒必要去記得每一本書的內容。但如果能稍微帶走一點點成長或insite ,對整體人生是幫助的。作者提到不要怨天尤人,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有各種情緒,有負面思考,也可能會抱怨別人,我覺得這些情許都是正常的,但問題是「抱怨」、「負面思考」是否對自己的人生有幫助呢?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想想。 書中涵蓋了許多砸七八的意見,譬如如何拒絕別人、如何與他人眼神接觸等等,我覺得這些章節如果覺得自己有用就參考看看,沒用就算了。
最棒的takeaway是,至少在看完這本書後我寫下了第一篇讀書心得文,以及開始著手錄製人生第一個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