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就好,不要想去控制無法控制的人事物
為了想要讓自己變得一個更好的人,最近開始反省自己的毛病。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我很愛跟人爭吵、好人為師,以及希望別人也認同自己的想法。
但現實的運作上,其實很多時候「我所相信的,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故我應該讓自己更保持彈性,去接納不同觀點。
而即使是「我知道是完全正確的事情」,譬如有人聲稱1+1=3,但其實別人沒問我,其實我也不需要去糾正別人。
具體案例好了,譬如以英語學習為例,最近我PO了一篇想去社大加強英語的問題。有人會堅持想灌輸我去念語言學校ESL才是正確有效的想法,我聽到其實會惱怒想反駁,因為我知道這實在是很蠢的方法。
但是我嘗試分析一下
一、別人也是出於好意,而非惡意。
二、那也可能是基於別人的成長背景的感想,應該予以尊重。
三、即使散播白癡言論,其實也不足以構成太大的社會危害。
四、他是一個與我無關的人,我自己的媽都沒空感化了,何必浪費自己生命在別人身上?
五、即使說服成功了,又如何?
六、也可能是我的問題表達的不清楚。
我可以做什麼改變?
一、譬如我可以發表自己的立場就好,但不用去跟別人戰。
二、把時間投資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講講我以前堅信是正確的事情,但後來其實不一定正確的蠢事好了。
以前接觸社會運動時,總會覺得社運人士追求的價值都是絕對正義的,但後來發現其實很多事情,只是價值觀相左罷了,並沒有絕對誰完全就是邪惡或善良的問題。
而這種看到自己覺得很蠢的事情,愛反駁人的個性,其實在社交上也很吃虧。有些人不在意的會覺得我很有想法,但同時也有些人覺得我這人很機車、自以為是。
現實例子而言,最近加入了紅藥丸群組(男性自我成長群組),我實在覺得有些男生很被害妄想症,整天想著女性要壓迫自己或是凡是以演化生殖的角度去思考。
但這社會其實是很複雜的構成,每個人的個體也是,很可能他所相信的價值觀,套在他身上剛好就是對的,而套在我身上不是用罷了。
這整體下來,其實愛反駁、說教還是對社交能力不太有利,故我覺得也可以改改我自己好為人師、愛反駁的概念。
感情方面,其實無欲則剛的心態也是最強大的。沒有一個人是任何人的附屬物,你永遠無法期待他人會給予怎樣的回應。
我愛一個人,不代表別人也一樣要愛我。我對一個人付出,不代表別人一定要接受我的付出,即使接受我的付出,也沒有一定要喜歡我這個人。
做好自己,讓自己發光發熱,喜歡妳的自然會喜歡上你,沒必要去勉強些什麼。
可以成為一個有原則有價值觀的人,但永遠不要期待可以輕易地改變他人想法,更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硬是套用在他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