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跨文化敏感度發展模式理論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在美國大約三年了,其實一路走來也是跌跌撞撞的。外加學了多種語言後,更能感覺到缺乏跨文化敏感度的問題。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 Organizing Engagement

我在看了這影片後啟發良多,因此想結合自身經驗和反省和大家分享。

掃描你的國際觀:自評跨文化敏感度五階段|Sherry’s Notes 雪力的心理學筆記 #心理學 #外國人 #DEI — YouTube

第一階段:否認/防禦(Denial/Defense)

這是當我們完全不了解、拒絕了解對方文化的時期。

譬如以前的台灣人認為中國人上廁所不關門,到現在覺得中國人都是土豪,其實都是拒絕認識該文化,並且透過刻板印象來標籤對方。

我們看到穆斯林戴頭巾覺得好奇怪,但覺得關我闢事而拒絕了解對方文化。又譬如將刻板印象放在個體上,譬如「哇!你是黑人ㄟ,你一定很會打球。」

坦白說,我覺得很多美國人都處於這階段,他們對於台灣文化、東亞文化,完全沒興趣,也不願意嘗試了解。但對什麼文化有興趣,其實也是個人的自由,就像我對愛斯基摩人、蒙古人的文化也沒興趣一樣。故我們也不能去批判處於這一階段的人,我們也必須放寬心,接受別人對台灣文化、亞洲文化沒有興趣。

但在自我道德約束上,我認為「我們可以不知道、沒興趣」,但不能藉由刻板印象來標籤該文化的群體,至少你不應該講出來可能會加強歧視的話語。

個人經驗上,很多種族歧視者都處於在這一階段,覺得自己的文化比較優越,而完全沒必要理解經濟落後國家的文化。 如果你想要更了解這世界,勢必得跳出這階段。

第二階段:兩極化/文化倒置(Polarization/Reversal)

當我們深入了解對方文化時,又因為別人的民族比較強、或是別人的國家比較落後,因此完全否定對方文化或完全贊成對方文化。

具體而言,譬如完全崇洋媚外的CCR,覺得外國人(通常只白人)做的事情都好棒棒。又是覺得台灣的一切文化都處於落後階段。覺得日本人的各種文化習俗建築都是比較先進的,而忽忽略了台灣地理環境受限、是否潮濕等等因素。

我個人覺得,很多對一個文化狂熱的人可能有這種問題,在學習外語上,我不否認這類的人可能學得比較好。

譬如對於中國的看法,我們不能完全敵視、敵對。即使中國是我們敵對國家,我依然感覺大多數的人民都被洗腦,但依然不能完全否定對方文化。 譬如其實中國在某些勞動法的規範上,其實是比台灣先進的。又譬如在法律白話文運動上,幾乎遠遠超越台灣。

在擁有這個視角後,我可以更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完全的崇洋媚外,認知到對方只是停留在第二階段,但也並非絕對的壞人,每個人的成長速度不同罷了。

就自我實踐上,我認為得趕快跳脫這一階段的原因是,每一個社會其實都有他們的問題在,並不存在一個完全優秀、健全的社會制度。譬如美國可能就有醫療費用過高的問題,但這也不能否認其他好的制度以及思想。

第三階段:差異最小化(Minimization)

恭喜你脫離第一二階段。

差異最小化的階段則是忽略了每一個人的文化背景,最小化彼此的差異。但其實文化、種族的差異都是必然存在的。

以我個人而言,我其實一開始到美國時,看到各種族裔的人粘在一起,我心理其實會想,這些人為什麼堅持活在舒適圈?既然來到美國了又為什麼不加入其他更多元的組織。

但後來想想,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每個人的文化都不同,有些人會覺得待在自己的文化舒適圈會比較習慣。有一次我去特定族裔的教會,說真的還真的很難適應他們覺得有趣的事情,食物也是吃不習慣。

我自己的政治理念其實一直視不分種族、性別的,把每個人單純地當人看。但坦白說在與日本人、被父權社會下影響崇拜陽剛氣質的異性相處時,讓我受挫過。

譬如我上日語課時,堅持用我的美式風格,我很討厭一開始做自我介紹以及過多的禮節,但現在想想,這基本上可能有他們的一定文化脈絡。如果要融入該文化,還是稍微配合一下比較好。

譬如我和女性相處時,我其實不會因為我是男人而對方是女人,而更改我的用詞和行為。因為我認為每個人都是多元的,你又怎知道我內心不是藏著一個溫柔可愛的小女孩的心?只是為了配合社會期待才武裝訓練自己成為陽剛男性的樣子? 但這種忽略對方性別文化的相處模式,我後來想想其實不是很ok。

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文化差異,都是確實存在的。 我個人認為,如果自己堅持的理念並非自己人生堅持的極大重要價值的話,或許配合、尊重對方的文化會比較好些。

第四階段:接納(Acceptance)

這階段就是接受人與人之間的不同。無論你認同或不認同,都予以接受或是尊重。

譬如你可以不認同LGBTQ,但還是可以尊重並且接受別人存在著。

譬如你可以接受穆斯林、基督教文化,但不一定要喜歡或是認同。

個人而言,我認為我在某些領域,屬於可以接受對方文化。 譬如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印度人用手吃飯、理解為什麼穆斯林泰頭巾。

我可以嘗試去理解歷史社會脈絡下,為什麼有一些組織會想做恐怖攻擊,但這不代表我認同恐怖攻擊的行為。 我可以去理解為什麼這父權社會上期待男性就該具有陽剛氣質,但我可以不認同我得完全依照社會期待發展。

第五階段:調適(Adaptation)

接受彼此文化的差異,並且調整自己去適應該社會,但同時不喪失自己的核心認同。

以學外語的角度而言,去模仿母語人士的語言甚至文化,是最有效的。

在擁有了文化無優劣之分的概念後,其實去學習、模仿一下對方社會的淺規則,我覺得並無不可。 而且一個社會中,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們自身文化,不少人其實處於第一二階段的民族中心主義。

我們可以當一個文化變色龍,但這不代表我得犧牲自己的核心價值。

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我認為是可以改善、調適的。以我自己以前堅持的概念,「一個尊重他人的人,比禮貌還更重要。」我其實沒什麼注意自己是否彬彬有禮。那時看過一個說法,很多某黨的人其實都是很有禮貌的紳士,但他們內心其實是歧視遊民、壓迫弱勢的。而有些抗爭人士,其實沒什麼禮貌、看起來粗俗,但他們其實內心是追求公平正義。

故我其實覺得禮貌與否,不是一個必要的行為。但認真思考,難道不禮貌是我追求的核心價值嗎? 當然不是。 既然如此,我何必為了這種不必要的想法,帶給我人生莫名其妙的困擾和煩惱呢?何不調適一下自己,適應一個需要有禮節的社會。

以前面試被面試官問問題時被問到:「對於Javascript的程度覺得在哪裡?」我當時其實往往覺得應該保持謙虛文化,所以回答:「大概50分吧?」我當時覺得學海無涯,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但幾乎每一個美國或印度的面試官都覺得這個人很沒自信。

但這種極為謙虛的文化是我該堅持的嗎?其實不是,但我應該放棄謙遜的個性嗎?也不是的,只是我可以根據不同的文化,調整一下自己的用詞,譬如很有自信的說:「可以應付初等工程師的工作。」

我可以因為要好好地在美國生存,去改善自己的英語口音。 但這不代表我要去評論別人的英語程度。我依然有自己捍衛的價值,譬如一個不歧視、公正的社會。

被歧視以及被害者心態

如果沒有跨文化敏感度,即使來到國外也不代表有國際觀。甚至可能有整個社會都是Racist的感覺。

譬如,一個整體社會可能許多人都處於在第一階段。 我曾經在一個Party遇到一個美國朋友,別人對於日本文化很有興趣因此超想找日本人聊天,但對於台灣文化完全沒有興趣。也遇過日本朋友看到白人時的眼神和對東南亞的就不同,對台灣人其實覺得普普。我當下其實覺得很沒禮貌甚至被歧視。但透過這個思維來看,別人頂多只是處於第一階段而已。

此外,我是否又對某些文化屬於第一階段的想法,而不小心講出傷人的話也是值得反省的。

最好的容易的生存模式是達到第五階段,但這其實是要長時間磨練的,如果我自己都不能輕易的達到這階段,我又怎能輕易的要求這整個美國社會都是願意同理、接受自己的文化?

我認為在擁有了跨文化敏感度後,一來能讓自己更放寬心,畢竟反觀自己成長過程、台灣社會好像也差不多這樣。二來也能不段的提醒自己應該得在第四五階段,盡量的不去冒犯到別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