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寫作暨準備語言考試的方式
本篇行文對象以受過台灣傳統英語教育的讀者為主,以後有時間再來補充外語零基礎的學習方法。
如果人在台灣,要選擇分配時間的話,我認為閱讀寫作是相當值得投資的。因為「聽說」能力和「讀寫」是完全分開的。而「聽說」能力,其實去母語的環境沈浸式習得效果最好,會遠比在線上平台砸錢砸時間的效益還高,我自己是覺得如果口說已經有一定的程度或達到300小時之後,使用線上平台的效果其實邊際效應遞減很多。
如果你已經確定之後要去美國、能待在美國,那在台灣時口說能力只要敢表達、能表達就好,其他的到當地時再練cp值最高,線上平台很難模擬出各式各樣的真實情境。
而閱讀,無論你人在美國或人在台灣,都得靠你自己的時間和眼睛去讀,母語環境的加成降低許多。
先講結論
閱讀要進步的方法,就是一直讀一直讀,大量的閱讀,沒有什麼神奇的速成方法。
選擇閱讀素材方面,當然得是母語人士的自然材料,自然素材就像我們中文母語人士本來就會看到小說、報紙、PTT、中文字幕等等,這些才是最好的材料,而絕對不是英語教科書、文法書。
大部分台灣人的錯誤迷思是覺得閱讀差就要補強文法,但幾乎是毫無關聯的事情。
不要浪費時間在文法書上面了
首先講略讀和精讀
大部分台灣人的閱讀壞習慣是精讀,覺得每一單字不懂都得查一下,這也沒說不行,但如果一篇新聞你查一堆單字,最後通常是彈性疲乏。
真正的沈浸式習得是廣泛略讀,簡言之:大概看過去享受內容,不用去查每一個單字的意思,讀你想讀的,大概讀懂就好。
如果不懂的單字怎麼辦?
一、你可以自動忽略,真正重要的單字會一直出現。
二、你可以從前後文脈絡去推敲。
三、你真的受不了慾火焚身想要知道意思,也不是不能查字典。
大部分的情形,我會建議練習第一二點的能力。
而這些不懂的單字什麼時候會懂?何時才能真的會使用?
根據研究顯示,一個單字在無預警的情況下,自然出現20次,你會知道這單字的用法,而重複遇到100次,你可以正確用得出來。
但這20次、100次何時會累積而成,其實就得看你個人累積的閱讀量,如果閱讀量夠大時間夠長,那不懂的單字總有一天會懂。
其中有一個大重點是
妳得真正的在閱讀,真的讀進去一些東西。
我曾經高達一年進行睡前強迫自己閱讀約30分鐘左右,但睡前其實都迷迷糊糊的,只是強迫自己看文字而已,並沒有真的把內容看進去,此時的效果就很差。
此外,每一個單字都查但沒有全部理解意思的效果應該也是半斤八兩。
閱讀,就是你真正得靠閱讀來獲取知識,或是讓心靈感受到小說劇情的饗宴,而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跟機器人一樣讀過去。
選書方面
一、任何你有興趣的書、網路文章等等。譬如Reddit(美國的PTT、低能卡)就是很棒的網站
二、配合單字量選書,譬如藍斯值。
Find A Book | Lexile & Quantile Hub
三、已知內容的素材。
四、一頁大概只有一兩個單字不懂的素材。
我個人覺得,如果已經受過義務教育,可以從 「有興趣的書」和「已知內容的素材著手。
像是我一開始學英文,就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期待自己心理變得更堅強、成為一個更獨立的人,故從自我成長的書(Self-help)啟蒙。當下符合我的需求,而且其實裡面的議題講來講去都差不多,議題也很好拿來當作閒聊的話題。
我自己是挺喜歡Mark Manson這位作家的
有興趣的他的blog也有很多免費文章+聲音檔案
置入性行銷一下我很喜歡的句子XD
The desire for more positive experience is itself a negative experience. And, paradoxically, the acceptance of one’s negative experience is itself a positive experience.
學語言也差不多,你得接受、看淡你一輩子都可能遇到不懂的單字,這都是正常的現象,不要有每個字都懂的完美主義,不可能。
基本上最簡單的閱讀法一開始就是看你本身對什麼有興趣,如果你對哈利波特有興趣,你看到書的時候是喜悅的,是真心想讀懂的,此時英文書就不在只是一個「要學習讀懂的教科書」了。
但其實偶而也會碰壁,像我是飢餓遊戲粉一開始買了The hungar games三部曲,裡頭的單字其實超出我當時的能力值,太多單字看不懂,導致無法融入情境。此時就是可以考慮降低難易度或換本書看了。
我更早以前其實覺得看古典小說很潮而且很便宜,故買了一堆古典小說回家當「裝飾品」,這基本上就是選書選錯,選到程度差太多的下場,除非你有極高的興趣可以克服這種程度差異,不然我是覺得換本簡單的比較好。
「已知內容的素材」是一招頗強的閱讀法,譬如如果你先把哈利波特的劇情、中文版讀到滾瓜爛熟,在讀英文版時,即使你的英文程度還遠遠不到家,但無論如何都能從已經知道的內容中,去推測接下來的劇情,此時就能真正享受閱讀了。
同樣的道理,譬如任何你已經知道大致劇情的東西,譬如小紅帽與大野狼、譬如金庸小說等等,你都可以去找英文版的來看。
第四點的「一頁大概只有一兩個單字不懂的素材」,概念其實跟藍斯值差不多,其實就是你懶得一本書一本書去查藍斯值時的懶人判斷方法而已,一頁只有一兩個單字不懂時,你可以從整頁去推測不懂的單字是什麼意思,而且只有一點點不懂也不會影響閱讀。 不要小看一頁一個單字不懂,看完一本書後你就可以學到200個新單字了,而且還可以強化以前的基礎單字的用法。
其他選書方面:
一、如果你對童書有興趣,其實也可以去看童書。
二、如果你動漫畫有興趣,也可以去看漫畫。
有興趣,是相當重要的,我之前使用過Epic,其實照樣也是能學到一堆單字
但最後的問題其實是「看不下去、沒興趣」
而英語漫畫其實也是個很棒的媒介,網路上免費的盜版資源超級多,可以自己花心思找。對了,對於不熟悉網路的人,盜版網站都會有各種詐騙連結、色情廣告,請自動忽略就是了。
看漫畫同樣也不能挑食,如果要成長,就得挑比較有深度、複雜劇情的漫畫,譬如死亡筆記本的單字量就比較廣,而不是只看七龍珠整天打架。
但如果藉由漫畫和童書來學閱讀,其實最高只能達到R3的程度,也就是說,你可能的程度最多只有到能上美國大學,但更深的單詞其實你不可能接觸到,譬如「人類大歷史」這種書,還是不可能看得懂。而漫畫和童書,粗估童書和漫畫都必須閱讀到1000本,才能累積出一定的量來。
對了,能上美國大學的程度不是說美國學生高中畢業的程度,能上大學的意思是:大概同等於美國12歲國小生的畢業的英文程度。不要以為托福100分有多厲害,基本上即使是100分,要念社會科學、文科的科系,都是很艱辛的,頂多只能說是堪用。
任何書,只要是母語人士寫的書,都是很好的教材,無論是沒營養的八卦雜誌或是國家地理雜誌,一般書即使內容再爛再沒營養,譬如「成功人士跟你想的不一樣」之類的陳腔濫調書籍,妳只要是真的在進行閱讀,就能獲得外語知識,並沒好壞高低之分。
選書,一開始可以從有興趣的作為入門,譬如心靈成長類入門就不錯。但如果你要單字量更廣更全面,就不能挑食,得強迫看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打PRG遊戲
基本上打文字多的PRG遊戲也是個不錯的學習法,結合影音動畫。像是上古卷軸5、巫師三這種,幾乎每一款遊戲都是20~50萬字的閱讀量。
但透過這方法的大前提也是你要喜歡打遊戲才行,透過打不同類型的遊戲,達到S4R4沒問題,但也需要長時間的累積。
對了,你可以從這網站去找到大部分的盜版書籍
我個人會覺得可以買一個電子閱讀器,我是買kindle。原因無他,單純為了省錢以及方便攜帶。我自己也喜歡紙本的,但長期下來就是很燒錢,更何況你永遠不知道你買的那本英文書,你是否真的能看得下去,長期下來也是一筆大花費。
其他問題:
閱讀時是否每一個單字都要知道怎麼發音?
基本上不知道怎麼發音是無所謂的,即使你猜錯發音,把尷尬念成「監介」,這也沒關係,這叫做念錯,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念錯了。故沒必要強求文字一定要搭配聲音的input。
但如果你堅持想要正確的聲音input,Amazon audible是不錯的選擇,一本有聲書大概300台幣而已。
這可以講到自然拼音的議題,基本上除非你想特別練就一個「看到字會發出正確的音」的技能,否則沒事不用特別去學什麼自然拼音法,況且自然拼音也只能涵蓋有規則的單字,剩下不規則的字你還是得用硬背各種例外的,我個人不會把生命花在這種地方。
第一、浪費腦容量。
第二、除非上課被叫起來念課文,否則現實生活中要用到「看到文字得發出正確的音」的技能的機會,實在少之又少,念錯真的沒啥大不了。
速讀法有沒有用?
沒有。
要不要練翻譯?
不用。
其他的閱讀技巧課程呢?
你可以換位思考看看,這些東西在你的中文閱讀上是否會用到,我認為通常是沒用,閱讀就是很簡單的,得靠你自己真實實力的累積才行。
時間不夠用怎麼辦?
譬如你平常查資料查wiki的時候,都可以強迫自己看英文版的,把用英語查詢資訊當成一個日常生活中吃飯喝水一樣的事情來做,此時就會在不知不覺的時候累積到單字量。
一般而言,要達到S3R3(托福80~100),我認為一天投資1~2小時的閱讀時間是基本的。
寫作如何進步?
寫作得奠基在大量閱讀之上,沒有閱讀,你根本沒有output。拼命的讀拼命的讀,然後再維持輸出的習慣
If you want to be a writer, you must do two things above all others: read a lot and write a lot.― Stephen King
一開始可以練習寫日記,作為一個培養寫作習慣的方式,能把日常生活中的狗屁倒社的事情鉅細彌遺的表達出來,就已經超猛了
如果你不想要大量閱讀,寫好句子的方法也不是沒有,那就得像我們國小那樣照樣照句的苦練。台灣國小的義務教育就是在於要補齊有些人家裡有大量閱讀中文書的環境,而有些人沒有,而沒有這種環境的人能透過大量練習來達到基礎的寫作程度。但如果要選,當然是大量閱讀的方法比較好。
至於作文要不要找人批改?
可改可不改,基本上找別人改作文其實沒什麼幫助,最主要的成長在於你的閱讀input以及你構思文章時的過程,而不是拿到老師的完美訂正。我是覺得不如把找別人改作文的錢和時間省下來。
而改作文也不能說不會進步,因為如果你找母語人士討論,你可以知道你哪邊表達的不清楚,哪邊用詞可以更道地。
但如果是單純的訂正文法,是沒什麼幫助的。用Grammarly 也是一樣,用Grammarly改錯對你根本不痛不養。
另外找老師改作文的問題,你也不知道你找的老師教育水準高不高。
最有效的方式,在於你真實的用文字和母語人士交流,而之後收到母語人士真實的反饋,如果母語人士看不懂,此時你犯的錯誤就會變成一個「真實的事件」,而不是單純課堂上的老師訂正。
這種真實世界的回饋,導致的尷尬以及誤解,會讓你把這個錯誤記得一輩子。而如果只是老師在課堂上訂正,這其實不痛不養,之後就忘了。
此外,除非你有偶像包袱或是該文章非常重要才有百分之百正確的必要。否則基本上,非母語人士無論怎麼寫,都是很容易挑出不自然的錯誤的。
一個只在美國待七年的移民,如果他沒受過義務教育或念過大學,其實寫出來的文章在母語人士看來都可能像是沒受過教育的人士,故其實可以不用太擔心自己寫出來的文章會有錯,因為無論如何都會有錯的XD
阿~對了,雖然我常常說可以把文法書丟掉,但適量的文法,其實也有助於寫作能力,這大概是文法書唯一的用途。雖然我自己還是會把文法書丟掉就是了。
接下來講到考試了,先講結論
如果你要短期衝分,還是可以考慮補習班的考試技巧,畢竟如果要累積真實力,就得靠長時間的大量累積。只是,你得知道補習班的考試技巧得到的分數都是幻象。
交給專業的補習班來傳授「奇門遁甲之術」對於短期充分最有效率。但你要知道,補習班的考試技巧所墊高的分數,都是虛幻的,不是一個真實語言能力的養成。我自己是覺得如果時間來得及,不如把時間投資在真實的實力上。因為補習班教的這些「奇門遁甲之術」,對人生其實沒什麼幫助。
如果得靠真實力的累積,達到能上美國大學的程度(約托福80分),恐怕得是一段漫長的路程,具體而言你得要閱讀至少一百本的一般書,所謂一般書,譬如Amazon的各種暢銷書,且必須要分門別類的,歷史、科學、哲學、心裡、教育等等的,每一種領域都得要閱讀到,不能挑食。
如果你要完全專攻考試的話,我認為閱讀新聞是最有效率的,畢竟新聞用語幾乎都是正式的用詞。就像中文的語言考試不會出現 科科、484、等等這些鄉民用語。
而如果你要採取累積真實力,藉由看一百本書來達到「能上美國大學程度」的學習法,以下是我老師Terry的推薦書
小說藝術類 Fiction & Arts
Chick Lit 言情小說
Fiction 暢銷小說 “列車上的女孩”、”葛雷的五十道陰影”、”麥田捕手”、”哈利波特”、”魔界” …… etc.
商業 Business
“Management” by Peter Drcuker
“Selling the Invisible”by Harry Beckwith
“Good to Great” by Jim Collins
“The Innovator’s Dilemma” by Clayton M. Christensen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by Benjamin Graham
宗教 Religion
“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by Bertrand Russell
“The Screwtape Letters” by C.S. Lewis (納尼亞傳奇的作者、所有他的書都推薦)
電腦科技 Computers
“Learn Python the Hard Way” by Zed A. Shaw
教育 Education
“The Natural Approach” by Stephan Krashen and Tracy
醫衛健康 Health
“Thinking, Fast and Slow” by Daniel Kahneman
歷史 Histor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by Paul Kennedy
家庭關係 Relationships
“The Road Less Traveled” by M. Scott Peck
政治社會 Politics & Social Sciences
Time、Newsweek 等雜誌
“Sophie’s World” by Jostein Gaarder
“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by Susan Cain
科學 Science
美國的國中高中的生物、物理、化學課本或是小學的自然課本
勵志心靈 Self-Help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by Clayton M. Christensen
“How to influence people and win friends” by Dale Carnegie (卡內基系列)
如果你的閱讀程度已經能輕鬆應付上面的一般書迎刃有餘,托福80分應該是跑不掉,可以考慮進階閱讀更深的文章。
我認為這種社論性質的網站不錯,而且是免費的。
我自己是覺得,托福而言閱讀沒什麼技巧,短期衝刺分數,就多做TPO(官方釋出來的題目)就是了,背托福單字,也可以幫你強迫拿分。雅思我不清楚,但基本上應該差不多。基本上你就是得熟悉在考什麼、熟悉題型、考官如何評分這些東西,這些就能衝很多分了。
至於寫作方面,就去跟親朋好友要補習班的最新模板套用上去,這樣最好衝分。基本上只要熟悉題型、套模板,寫作分數大概就是這樣了。
另一個議題則是GRE了
至少就美國前段學校而言,他們是不看國際學生的GRE分數的
這點補習班老師不會告訴你,GRE的存在,是為了鑑定在美國念過大學的美國人的程度,外國人除非經歷過四年的美國大學教育,否則不可能在GRE得到不錯的分數。言下之意,只要該校系沒設置門檻,你即使考0分搞不好也能錄取。
而托福就不一樣了,托福大多會設置最低門檻,而這門檻的意思就是門檻,簡單來說如果門檻設置80分,妳考80分或120,對學校來說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你考120分特別加分之類的。